餐具市场上,塑料制品以体轻、不容易碎等优势,和玻璃制品分庭抗礼。可前不久美国有报道称,塑料水壶存在健康隐患,这引起了大家对塑料制品安全性的质疑。一般说来,市场上的塑料商品假如严格用食品级的原材料就应该是安全靠谱的。除此之外,用塑料制品时,控制温度也很重要。一般,塑料制品都有一个耐温范围,平均在110摄氏度左右。当然,每种商品还是不同的。如环保型速食盒,只须温度别超越120—130摄氏度,就能放心用;硬塑料杯子、盒子等,其合格商品的耐温范围可高达160摄氏度,也就是说用微波炉热饭、热牛奶不会产生毒性。
大家要确保它是不是合格,这就要掌握一些挑选方法,即“一看、二闻、三手摸”。第一,“一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看商品标示,厂商地址、联系方法、是不是获得了有关认证等。二是要看有无杂质,对着光线看,假如有不均匀的灰黑色灰尘颗粒就千万不要购买。三是看颜色,最好使透明无色的塑料制品。由于,着色势必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就会使商品的安全性减少。比如,在彩色的塑料瓶中放油、醋、饮料等,就会融解一部分色母料,人吃下去对健康不利。
第二,闻气味。合格的塑料商品仅凭鼻子闻不到任何气味。假如打开盖子后闻到让人不舒服的味道,最好不要买。
最后,摸质地。合格的塑料商品表面应该是光滑的、有肯定的强度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