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装修,不团购?”一度,团购俨然成了买家运用集体智慧与力量,与家居企业博弈获得打折价格的一种省钱新渠道。但在日前,记者通过互联网做得一个团购人气指数调查显示,虽然90%左右的已装修或正装修业主都曾参加过建材、家具团购,但同样有80%的业主有团购退单历程,只有约20%左右的业主通过团购买到了感觉性价比高的家居商品。最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有关建材、家具团购投诉的出现与增多,也从一个方面佐证了这个状况。
“团购不是新鲜方法,却愈加叫人望而却步。”一位网友的评论留言,代表了不少业主的困惑,当各色“团购网”、“团购会”、“杀价团”蜂拥而来,团购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日前,记者就杭州的家居团购市场进行了一次深入再调查。
三种团购方法各有利弊
都说知己知彼,战无不胜。虽说,现在杭州家居界活跃的各种团购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但细细梳理,主要形式还是归于三种:第一种是网友自发组织的团购;第二种是媒体、网站还有专业团购公司第三方组织的团购;第三种就是商家自己组织的团购。
一是自发团购。
多出目前新出货,待装修业主比较集中的新小区。通过借助各大网站上的业主平台,你可以邀请同小区或者同片区的楼盘业主,一块自发组团去购买水泥、黄沙、板材、电线、油漆等建材类商品。假如采购量大,不仅能够压商家的价格,还可以直接去工厂拿货。假如领队的是个谈判高手,可能你还能省一笔运输成本,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缺点是,没第三方从中斡旋,自发团购假如与企业产生矛盾容易僵持。除此之外,因为每一个人的喜好风格不同,团购规模一般不会非常大,企业给的优惠也相对有限。
二是企业自己组织的团购。
品牌企业自己组织的团购活动,一般会拿出几种商品,联合所有实体门店以特价搞活动推广,以增加品牌的人气或增加市场占有率。近期新时尚的一种推广方法是,直接飞到厂商所在地买建材家具。日前,圣德保陶瓷刚刚在杭州组织了一次“飞到佛山抢陶瓷”活动,报名参加的业主不只能买出厂价商品,还能享受免费吃住游,100多户业主共下单230万元的商品。
企业团购价格是放到了底,但硬伤是,没办法突破单一品牌团购的局限性,为了弄齐装修所需的建材、家具品牌,买家必然仍要奔波。
三是第三方组织的团购。
由第三方将企业和买家组织起来,在特定场地由不少品牌一同参加的团购活动。这是现在比较活跃的一种团购方法,买家认同度也较高。主要组织者是专业团购的网站与媒体。记者大致查了一下,现在活跃在杭州的家居团购网站至少有杭州团购网、合力团购网、杭州家居装修团购网等十多家,再加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组织的团购活动,第三方组织的团购频率最密集,装修旺季几乎每周末业主都能在杭州捕捉到团购会的“影子”。
但因为组织者公信力强弱,参加的企业品牌度比率不同,第三方组织的团购水平也参差不齐,不排除第三方机构为了赚取组织费与广告宣传费,让大量杂牌鱼目混珠。
网友告诉你三招防陷阱秘技
假如只参加团购,对价格、商品等信息的认知就少;假如不参加,又或许会错过团购的底价格。所以,对于待装业主而言,建材、家具团购是需要参加的,但也必须要小心对待,特别是现在陷阱重重的互联网团购。为此,记者专门请教了几位对团购资深的家居装修达人,期望帮助买家在参与团购过程中,跳过陷阱,找到馅饼。
秘技1:别太相信杀价师砍出的“赔本价”
网友:小猪懒懒
团购现场,氛围热烈。最常常出现的一幕是:杀价师一出马,企业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出血卖“赔本价”。“赔本价”是否会只不过一幕合作演出呢?假如场场都是亏本交易,企业为何还乐此不疲地参加团购?所以,别太相信杀价师砍出的“赔本价”, 据知情人透露,目前的互联网团购都会向企业或参与企业收取肯定的广告费与组织费,成本从2000元-20000元不等。可能优惠的幅度和底价早就已经定好了,就等着你现场冲动下单呐。
为了谨慎防范“赔本价”忽悠,参加团购会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先去一趟卖场做个暗访,确定要买的型号,摸清价格底线。那样团购现场需不需要下单就心中有数了:团购的商品是否自己要的型号,价格是否实惠,一清二楚。
对于懒人,还有一招是屡试不爽的。假如你平常忙,懒得跑市场看商品,通过团购摸清商品底价也是个很好的方法。参加一次大型团购活动,就能一次记下十几种品类、数十种商品的价钱,但现场不需要急着订,问了解有效期、是不是可退,看好想要的品牌和款号,再慢悠悠去市场比打折好了。
秘技2:参加有第三方监管的团购
网友:愤怒的火烧云
目前的团购实在多得眼花缭乱。大多数业主参加团购是为了实惠的价格,但请注意,这种价格的优必然须与优质的商品、售后服务画等号。
有的无良企业摆出的样品是优等品,等送货到家后就会发现,商品的花色质地要比团购会上看到的差不少。这个时候企业送的是二级、三级品甚至次品。若团购的售后没保证,企业不给换货或需要加价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所以,在选择参加团购时,要确保团购的组织者有第三方的监管,万一出现售后服务等问题,可以有地方投诉。有些团购组织举办一次就走人,遇见问题企业就跟你扯皮,非常难保证买家的最后利益。而那些自发组织的团购活动,除非很了解的人一块参加,最好不要去掺和其中。
除此之外,不管参加团购与否,都要选择品牌,品牌商品价格贵,打折也低不了太多,但售后的确很好,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秘技3:保留发票先别急着付全款
网友:叮叮猫
目前不少来参加团购的企业都只带几款样品,大多数买家在团购现场看不到实样。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企业给的价格非常打折,也不可以交全款,可以考虑缴纳少量定金。
有时候,团购组织者会打着某知名品牌的名义来吸引买家,但事实上现场参加的知名品牌极少。现场不少杂牌虽然价格非常低,但商品水平、服务等各方面都没办法保证,而且不像知名品牌在市场上有统一价格。有些小品牌还可能在辅料上做文章,原本免费赠送的可能收费,或者干脆将辅料加价。虽然主材实惠了,但七七八八的成本一加,反而比市场价还要高。
假如现场签协议,必须要注明商品的材质、产地、等级。验收时要多加注意,保留发票、单据,甚至谈话记录等有关单据。以便于事后退货或者维权。
人声鼎沸时,请擦亮双眼
团购,原意是“团体采购”。这种消费形式一度让不少买家因团结的力量而振奋。但伴随团购网站、职业团购组织的蜂拥而来,团购,到底是“团体受惠”还是“团体挨宰”?在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目前的团购,特别是互联网团购,总是是杂牌当主角,品牌当陪衬。”在采访中,一位知情人士说了我们的担心,因为一些卫浴、橱柜、瓷砖等知名品牌建材商严控价格体系,有自己完善的营销推广渠道,并非第三方团购组织者的主要顾客群。团购的热门,反而为一批小品牌,甚至假冒伪劣品牌打通了畅销的“市场脉络”。
据悉,因为中小建材品牌的代理商的定价权都比较灵活,收益空间也大,可以参考团购活动的具体状况随时调整价格,容易制造底价成效,成为了不少团购网站长期合作的“座上宾”。这多少让记者了解了团购的退单率为什么与日俱增。
都说“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团购,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在团购现场人声鼎沸之时,大家可能更应该学着理性地擦亮双眼。